《平心论》第一期 —— 反思!时间是检验 DAPT 的标准吗?
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 PCI 术后患者中应用已久,但随着近期大型研究结果的不断更新,对此又提出了新的思考,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时间的问题,到底该用多长时间?
2019 ACC 会议上 STOPDAPT-2 研究公布结果:短 DAPT 组达到主要终点,这或将进一步影响临床实践。
为此,由李建平教授和医映TV联合打造的《平心论》第一期 —— 反思!时间是检验 DAPT 的标准吗?就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本期做客《平心论》的访谈嘉宾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吕树铮教授,并邀请 7 位场外专家接受田野调查的采访。
本期内容
双联抗血小板药是至关重要的,在早年(80 年代后期及 90 年代初),只有阿司匹林,后来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,尤其是 CREDO 研究,发现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优于单药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(肝素、低分子右旋糖苷、华法林等)的任何组合。
由此出现了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应用噻氯匹定、氯吡格雷、替格瑞洛等的双抗治疗策略,整个的改变了历史,真正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成了介入治疗保驾护航的黄金搭档。
但随着 STOPDAPT-2 等研究结果的更新,我们不禁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时长产生困惑,究竟该如何界定?
「针对大部分患者,12 个月的双抗仍然是标准化治疗,在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大大提升的背景下,才可以考虑缩短双抗治疗时长」。 ——霍勇主任(北京大学第一医院)
「随着支架技术的不断改进,有临床试验证实双抗治疗可缩短至 3 个月,针对不能长期应用双抗治疗的患者是个福音,但如果是一个钙化的病变,血管内膜钙化很厉害,放了支架之后,钙化的内膜内皮增生是不活跃的,针对此种情况,不能 3 个月就停用双抗治疗,需要个体化选择患者双抗的时间」。 ——吕树铮主任(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)
「大家一直在探索怎么能够合理地使用双抗,既能够达到一个防支架内血栓的目的,又能够减少出血的并发症,个人认为,双抗来讲,可能还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、患者的出血和血栓的不同高危的情况、植入支架的种类以及患者植入支架后的情况」。 —— 杨伟宪副院长(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)
「STOPDAPT-2 试验结果主要告诉了我们两个问题,第一个问题,原来过了 1 个月单抗是可以的,第二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是选一个合适的支架」。 —— 庞文跃主任(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)
